韓愈(公元768—824年)、孟郊(公元751—814年)等人,常常抒寫個人不幸的遭遇,也揭示社會弊病,風格深險怪僻,別樹一幟。韓愈部分的詩反映了社會政治黑暗,如《汴州亂》二首寫汴州軍閥間互相殺戳的情況,《華山女》諷刺社會的不良風氣。此外,還有不少描寫自然山水風光的好詩,如《山石》寫還山寺的幽雅和恬靜。韓愈的特點是深險怪癖,用奇字、造拗句、押險韻,避熟就生,因難見巧。他善於捕捉怪奇形象,展現新奇想像,氣勢雄偉。孟郊很為韓愈所稱道,他認為詩歌應該「下筆證興亡,陳辭備風骨」。他和賈島皆以苦吟著名,用意深刻,造語奇警,然而古拙中見凝煉,奇險中見平易。
劉長卿(公元726?—?年)和韋應物(公元737年—?年)是中唐前期的人,他們對中唐的腐敗現實有所不滿,對人民也有一定程度的同情和關切,他們的山水田園詩也寫得很好。劉長卿的詩有不少抒寫貶官的哀傷或描繪山水景物,情調是蕭瑟、寂寞而感傷的。如《送靈澈上人》:「蒼蒼竹林寺,杳杳鐘聲晚,荷笠帶斜陽,青山獨歸遠」。與劉長卿一樣,韋應物也是以五言見長,詩風高雅閒淡。他同樣以山水田園詩著稱,其中寄託了對現實的不滿,也流露希冀隱逸的心情。如《滁州西澗》:「獨憐幽草澗邊生,上有黃鸝深樹鳴。春潮帶雨晚來急,野渡無人舟自橫。」詩中純用白描的手法構成畫面,敏感地捕捉了剎那間的意境。